從心肌梗塞新聞看壓力對健康的影響

楊紹民心靈自然診所 • 2025 Apr 19

前陣子,兩起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新聞引發廣泛討論,也讓我們再次正視壓力對健康的深遠影響。

2025年1月16日,中華航空董事長謝世謙因心肌梗塞驟逝;同月,高雄市左營分局的47歲許姓警員被發現於家中因疑似心肌梗塞離世。

事件背景:壓力與高壓環境的無聲影響

  • 謝世謙:73歲的他在1月15日完成與工會的協約簽署後,翌日便因心肌梗塞驟逝。據報導,他在簽約當日便感到不適。
  • 許姓警員:47歲的他有心臟支架病史,19年的警職生涯伴隨著高壓工作環境,最終疑因心肌梗塞於家中沙發猝逝。

這些事件再次提醒我們,心血管疾病不僅與年齡相關,更與生活壓力、疲勞和作息紊亂密切相關。

心血管的警鐘響起:你是否忽略了健康的信號?

心血管疾病不僅與年齡、體質有關,生活壓力、作息不規律、長期疲勞也是主要誘因。許多人在高壓環境中忽略身體信號,導致小問題累積成不可逆的大危機。

遺憾的事件,讓人不勝唏噓,楊院長語重心長地提醒我們:心血管健康需要雙向保養,一方面是對症治療,另一方面是學習評估壓力累積與管理壓力。

壓力與心血管健康:別讓隱形殺手悄悄靠近

壓力是現代生活中看不見的「慢性累積」。當它超過你的承受範圍,身體會以疲倦、睡眠問題或情緒波動向你發出求救信號。你有聽見嗎?

壓力無聲,但身體的提醒一直都在 

這就是為什麼診所會有抗氧化複合療程的原因。

我們知道健康不是一蹴而就,但快速支持也很重要

從根本改善身體的健康,確實是一條需要時間的路,而我們始終相信這是對的路。然而,我們也明白,在現實的忙碌中,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落實飲食調整、穩定作息和壓力管理。

  • 外食族的餐桌上,可能欠缺了足夠的營養支持。
  • 上班族的日常,可能容不下一場真正的休息。
  • 為家庭付出的你,是否經常忽略了自己的需求?

 這就是抗氧化複合療程存在的初衷。它不是一種替代,而是對現實生活的理解與貼心補充。當生活壓得你喘不過氣時,療程能幫助你的身體快速提升修復能力,像一場專屬的深層呵護,為你撐起健康的防線。

這不是一個療程,而是我們的承諾

抗氧化複合療程,是我們對身體壓力信號的回應,也是對「全人健康」信念的實踐。快速支援身體、幫助恢復平衡,只是開始;我們更希望,透過這樣的方式,讓你開始意識到:生活再忙,也要記得愛自己。

因為你的健康,我們真的在意。

現在,給自己一個機會,讓身體重新感受輕盈與舒適。這不是奢侈,而是你應得的呵護。

根本改善:壓力管理才是真正的長期投資 

健康的關鍵不只是療程,更是日常習慣的選擇。學會觀察自己的壓力指數,透過運動、冥想或芳香療法來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放鬆方式,讓健康變成一種生活態度。

  • 評估壓力累積:壓力常以慢性疲勞、睡眠不良、情緒波動等方式呈現,透過日記記錄、身體檢查,或專業諮詢,能有效掌握自身的壓力狀況。
  • 有效處理壓力 運動與冥想:運動可提升血液循環與身體代謝,冥想則能降低壓力荷爾蒙,恢復心身平衡。
  • 自我療癒:《我也曾憂鬱》書中的大哭、大笑、大叫的情緒釋放,或是紓壓呼吸,具有放鬆效果,能幫助緩解精神壓力。
  • 日常調整:建立穩定作息、均衡飲食,減少高鹽高糖攝入,避免心血管健康風險進一步惡化。 身體會說話:現在就行動,守護你的心血管健康!

從新聞案例中,我們再次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。心血管疾病的威脅並非只存在於年長者,壓力累積與生活方式更是導火索。健康不是一蹴而就,而是每一天的小步驟累積而成。讓我們一起學會聆聽身體的聲音,選擇對的保養方法,將健康的主導權掌握在自己手中。 透過診所提供的專業療程與自我壓力管理,現代人可以主動掌握健康,減少不必要的風險。現在就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信號,讓心血管健康從日常習慣做起!

作者: 楊紹民心靈自然診所 2025 Jul 24
長時間觀看短影音對青少年會產生多方面的影響,這些影響不僅限於專注力,還可能波及他們的心理健康、學習表現、社交發展,甚至對價值觀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。其中尤其對於專注力的影響明顯,因為短影音的特性是節奏快、內容多變,且通常在幾十秒內就能提供一個完整的刺激循環(高潮、解決、結束)。這會讓青少年習慣於快速接收資訊,大腦難以維持長時間的深度專注,進而導致在需要長期集中注意力的任務(如閱讀、寫作業、聽講)上表現不佳。
青少年情緒障礙並不只是單純的情緒問題,而是大腦功能的異常調節。
作者: 楊紹民醫師 2025 Jul 16
青少年情緒障礙的調適並不容易,這是一場家庭與個人的成長歷程。在《十牛圖》中,「牧牛」象徵著對內在心性的馴服與探索,而這正是 E 先生的歷程。他從一開始的迷惘與憤怒(尋牛、見跡),到陷入自我懷疑與痛苦(得牛、牧牛),再到最後開始接納自己、與世界和解(騎牛歸家)。
面對災難預言與資訊洪流,我們的身心正在經歷什麼?
作者: 楊紹民心靈自然診所 2025 Jul 4
當面對像「2025/7/5地震預言」這類災難性訊息時,我們的身體常在意識到之前,就已經啟動了緊急應變模式。這篇文章從神經科學與身心療癒的角度,深入解析我們是如何接收、處理資訊,以及長期焦慮如何影響自律神經、免疫、消化與情緒系統。並提供5個實用的方法,幫助我們從過度警戒中找回內在的安全感與穩定節奏。這不是「太敏感」,而是身體正在提醒你:是時候好好照顧自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