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焦慮影響生活,它已經不只是情緒,而是一種疾病

楊紹民醫師 • 2024 Nov 5

焦慮,現代人的隱形重擔

焦慮,幾乎是現代生活的一部分。我們的世界充滿著不確定性——股票市場的劇烈波動、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、社會新聞帶來的恐慌、以及競爭激烈的職場壓力,這些都讓焦慮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悄然累積。但當這份焦慮變得無法控制,開始影響我們的工作、睡眠,甚至身體健康時,它可能已經不再只是短暫的情緒,而是一種需要正視的疾病——廣泛性焦慮症(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, GAD)

職場壓力,焦慮的無形枷鎖(誘發原因)

小琳是一名工作能力出色的年輕專業人士,事業穩定、生活看似順遂,但她的內心卻長期被焦慮糾纏。每天,她都被各種「小事」困擾:主管皺眉的表情、一封未讀的郵件、一次尚未收到回應的訊息……這些都會讓她聯想到最壞的情況,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表現。

這種焦慮並未止步於職場,而是逐漸滲透到她的生活。夜晚,她輾轉難眠,反覆思索著白天的每個細節,無法放鬆。她開始出現心悸、呼吸不順、腸胃不適,甚至發展成藥物也無法完全緩解的胃食道逆流。在最焦慮的時刻,她覺得自己彷彿被困在一個無法掙脫的循環裡。

這樣的狀況持續多年後,小琳才意識到,這已經不是一般的壓力,而是一種疾病。經過醫師診斷,她確診為「廣泛性焦慮症」。

這並非個案,事實上,廣泛性焦慮症的終身盛行率約為5-8%,而在焦慮症門診的患者中,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屬於這一類型。

廣泛性焦慮症的特徵:焦慮,超越了現實需求

廣泛性焦慮症的患者,對生活中的大小事物都會產生過度且難以控制的擔憂。這些擔憂通常是超乎實際情況的,例如:

  • 總是擔心健康狀況,即使體檢數據正常
  • 過度擔憂財務、家庭或工作,即便實際狀況並無重大變化
  • 無法停止內心的「想像最壞情境」

除了心理層面的影響,GAD 也會對身體造成顯著的壓力反應,例如:

  • 心悸、呼吸急促
  • 腸胃不適、慢性胃痛或胃食道逆流
  • 肌肉緊繃、長期肩頸僵硬
  • 睡眠困擾,容易驚醒或失眠

女性患病風險是男性的兩倍

值得注意的是,女性罹患廣泛性焦慮症的風險是男性的兩倍,且多數患者在20-30歲間開始出現症狀。許多人會因為反覆的身體不適四處求醫,但由於生理檢查無異常,這反而加深了焦慮,讓患者更難擺脫這種惡性循環。

長期焦慮的風險:它可能影響的不只是心情

未經治療的廣泛性焦慮症可能會慢性化,並引發其他精神與身體疾病:

  • 恐慌症、憂鬱症——焦慮的積累可能使個體陷入更深層的心理困境
  •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——研究顯示,焦慮症患者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26%,而因心臟疾病死亡的風險更高達48%
  • 免疫系統失衡——長期焦慮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,增加慢性發炎與其他疾病的風險

焦慮不是無法控制的,適當的療癒可以帶來改善

焦慮,並不等於無法治癒。早期診斷與適當的治療,能顯著減少焦慮帶來的痛苦,降低併發症的風險。目前,治療焦慮的方式包括:

  1. 認知行為療法(CBT):透過專業心理治療,幫助患者調整焦慮的思維模式
  2. 藥物治療(適用於較嚴重個案)
  3. 全相醫學的整合療法:透過身心靈多層次的方法,從生理、情緒、心智到精神層面調整,例如:
  • 調整作息與飲食,減少神經系統的負擔
  • 放鬆練習,如深呼吸、冥想、正念練習

與焦慮共處:它是提醒,而非敵人

每個焦慮的背後,都藏著一段需要被傾聽的故事。與其視焦慮為敵人,不如將它看作一則內在訊息,提醒我們需要更溫柔地關照自己。

  • 當焦慮來臨時,試著停下來,問問自己:「我害怕的是什麼?」
  • 透過練習與調整,讓焦慮成為一種提醒,而不是壓倒我們的情緒
  • 如果焦慮影響了你的生活,不要害怕尋求專業協助,因為照顧自己,是一種力量

焦慮,並不意味著你不夠好,而是提醒你需要更多的愛與理解。當我們願意正視它、接納它,我們便能找到真正的內在平靜與力量。

作者: 楊紹民醫師 2025 May 2
楊紹民醫師親自解答:靈性健康的真相與你我生命的轉機 在醫療講座中談「靈性」,是不是會讓你皺眉,覺得這不科學? 但你知道嗎?從世界衛生組織到台灣政府,靈性健康早已成為高齡社會中,備受重視的照護領域之一。 本篇整理自楊紹民醫師超過30年臨床與教學經驗的公開演講,帶你重新認識什麼是「靈性健康」,為什麼它既不是迷信,也不只是感覺,更是可被科學驗證、能改變人生的一股自然力量。
國中會考在即,如何當個不掃興、不緊迫盯人的家長,孩子的身心健康,需要家長一同支持。
作者: sally8902 2025 Apr 26
會考對孩子和家長來說,都是一場巨大的挑戰。焦慮和壓力常常讓家庭氛圍變得緊張,但這份焦慮其實反映的是孩子對未來的在乎,是成長的一部分。父母應該學會與焦慮共處,並成為孩子情緒的支持容器,而不是單純的成績監督。考前,與孩子建立安全的交流空間,避免過度討論成績,並引導孩子練習放鬆技巧,如潮汐呼吸法。考試後,父母應該給予孩子充分的肯定與支持,讓他們知道無論結果如何,家庭永遠是他們的後盾。這場考試不僅是學業上的挑戰,更是孩子走向成熟的「成年禮」。
rTMS獨立診間
作者: 楊紹民心靈自然診所 2025 Apr 19
rTMS(重複經顱磁刺激)是一種無需藥物、非侵入性的治療方法,通過磁脈衝刺激大腦特定區域,幫助改善情緒低落、焦慮、失眠、腦霧及自律神經失調等問題。診所提供客製化療程,根據每位病患的需求設計專屬治療方案,並提供充足的休息時間讓身心恢復。rTMS不僅幫助大腦恢復彈性,還能讓病患回到自然的節奏,重拾生活的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