搶救專注力大作戰:暑假打造下學期學習力!

楊紹民心靈自然診所 • 2025 Jul 24

長時間觀看短影音對青少年會產生多方面的影響,這些影響不僅限於專注力,還可能波及他們的心理健康、學習表現、社交發展,甚至對價值觀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。其中尤其對於專注力的影響明顯,因為短影音的特性是節奏快、內容多變,且通常在幾十秒內就能提供一個完整的刺激循環(高潮、解決、結束)。這會讓青少年習慣於快速接收資訊,大腦難以維持長時間的深度專注,進而導致在需要長期集中注意力的任務(如閱讀、寫作業、聽講)上表現不佳。

暑假是青少年調整生活作息、培養新習慣的黃金時期。面對長時間觀看短影音對專注力的潛在影響,現在正是為孩子籌備下學期學習戰鬥力的最佳時機。以下提供一套有助於青少年提升專注力的「搶救專注力大作戰」作戰計劃:

管理螢幕時間:有效控制數位誘惑

與青少年共同討論並制定每日或每週的短影音觀看時間限制,並嚴格執行。可以利用手機或平板的內建功能設定使用時間限制。規定用餐時間、睡前一小時等不使用手機或觀看短影音。睡前使用電子產品會影響睡眠品質,進而影響隔天的專注力。

培養專注習慣:鍛鍊大腦肌肉

  1. 專注力遊戲: 玩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的遊戲,例如拼圖、記憶卡片、找不同、數獨、象棋等。這些遊戲能有趣地訓練專注力。
  2. 閱讀長篇文章或書籍: 相較於短影音,閱讀需要更長時間的專注和思考。鼓勵青少年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或長篇文章,逐漸拉長閱讀時間。
  3. 正念冥想或靜坐: 每天留10分鐘進行正念呼吸,這是一種簡單卻非常有效的練習,對於學生忙碌的課業確實有許多幫助,特別是對於提升專注力、管理壓力和改善學習效率方面。這能幫助訓練大腦集中注意力,減輕情緒上的壓力與焦慮,並提升對抗外界干擾的能力。

當常規方法難以奏效時:專業醫療的介入

透過以上這些方法,青少年可以逐漸擺脫短影音帶來的影響,重新培養並提升專注力。然而,如果發現想要做到以上的作戰計劃都有困難,甚至出現顯著的專注力缺陷、情緒困擾或對日常生活產生負面影響,這可能表示青少年因為長期使用3C產品,對腦波已經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,此時則需要尋求專業醫療單位的協助。

重複經顱磁刺激 (rTMS):協助恢復腦波平衡

重複經顱磁刺激 (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, rTMS) 是一種非侵入性的腦部刺激技術,被認為對改善專注力具有潛在幫助,特別是在與專注力缺陷相關疾病的治療中。rTMS 的原理是透過放置在頭皮上的電磁線圈,產生磁脈衝穿過顱骨,在特定腦區誘發微電流,從而調節神經元的活動。對於專注力而言,rTMS 主要透過以下機制產生作用:

刺激前額葉皮層

大腦的前額葉在執行功能、注意力控制、衝動抑制和決策等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。研究顯示,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(ADHD) 患者的大腦前額葉皮層功能可能存在異常(例如,右側前額葉皮層活動不足)。rTMS 可以精確地刺激或抑制前額葉皮層的特定區域(例如,右側或左側的背外側前額葉皮層, DLPFC)。透過調節這些腦區的神經活性,rTMS 有助於改善相關的神經迴路功能,進而提升專注力和執行功能。

影響神經傳導物質

rTMS 被認為能影響大腦中多巴胺 (Dopamine) 和去甲腎上腺素 (Norepinephrine) 等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。這些神經傳導物質對於注意力、動機和獎勵系統至關重要。ADHD 患者常被認為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有問題,rTMS 可能透過調節其水平來改善症狀。

促進神經可塑性

rTMS 能夠促進大腦的神經可塑性,即大腦改變和適應的能力。這意味著 rTMS 可以幫助大腦形成新的神經連結或強化現有的連結,從而改善受損或功能不足的腦區。

搶救專注力是一場需要多方面配合的戰役。從調整生活習慣、培養專注力訓練,到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療輔助,都是為了幫助青少年找回專注的「超能力」,為下學期的學習做好充分準備。如果發現孩子在專注力方面持續面臨挑戰,請務必諮詢專業醫師,評估是否適合進行rTMS或其他治療,讓孩子能更好地應對學業和生活的挑戰。

青少年情緒障礙並不只是單純的情緒問題,而是大腦功能的異常調節。
作者: 楊紹民醫師 2025 Jul 16
青少年情緒障礙的調適並不容易,這是一場家庭與個人的成長歷程。在《十牛圖》中,「牧牛」象徵著對內在心性的馴服與探索,而這正是 E 先生的歷程。他從一開始的迷惘與憤怒(尋牛、見跡),到陷入自我懷疑與痛苦(得牛、牧牛),再到最後開始接納自己、與世界和解(騎牛歸家)。
面對災難預言與資訊洪流,我們的身心正在經歷什麼?
作者: 楊紹民心靈自然診所 2025 Jul 4
當面對像「2025/7/5地震預言」這類災難性訊息時,我們的身體常在意識到之前,就已經啟動了緊急應變模式。這篇文章從神經科學與身心療癒的角度,深入解析我們是如何接收、處理資訊,以及長期焦慮如何影響自律神經、免疫、消化與情緒系統。並提供5個實用的方法,幫助我們從過度警戒中找回內在的安全感與穩定節奏。這不是「太敏感」,而是身體正在提醒你:是時候好好照顧自己了。
作者: 楊紹民心靈自然診所 2025 Jul 4
很多人不明白楊紹民心靈自然診所有一道處方「意識重塑」到底是做什麼的?有病就治病,為什麼要做「意識重塑」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