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院長專欄

全部文章﹥壓力管理

心悸、腸胃不適、失眠、焦慮,可能都與自律神經失衡有關。楊紹民醫師解析壓力如何影響自律神經,帶你認識身體的日常警訊,並從呼吸、生活節律與非藥物調理方法重建身心平衡。
作者: 楊紹民心靈自然診所 2025 Oct 17
心悸、腸胃不適、失眠、焦慮,可能都與自律神經失衡有關。楊紹民醫師解析壓力如何影響自律神經,帶你認識身體的日常警訊,並從呼吸、生活節律與非藥物調理方法重建身心平衡。
作者: 楊紹民心靈自然診所 2025 Oct 13
全集中呼吸、3-3-6 呼吸法、腹式呼吸錯誤、自律神經 調節、助眠 呼吸、呼吸法 教學、放鬆練習、專注力 提升
花蓮馬太鞍堰塞湖災後,許多災民與志工面臨創傷壓力反應。本文整理PTSD症狀、黃金介入期、心理急救(PFA)與非藥物整合照護方向,並提供轉介與社區資源,協助你穩定身心、循序復原。
作者: 楊紹民心靈自然診所 2025 Oct 8
災後身心如何復原?談PTSD的穩定與修復
作者: 楊紹民心靈自然診所 2025 Aug 7
在許多華人家庭中,父親的角色往往是一個「靜默卻厚重」的存在。他可能話不多,卻總是背負著整個家的經濟壓力與責任;他可能不輕易說出愛,卻總在無聲中表達支持。然而,也正因為這份沉默,讓許多人在成長後回望父親的時候,感受到一種「既熟悉又陌生」的矛盾情感。 這篇文章,我們將從心理學、文化、家庭動力學的角度,來探討華人社會中的父親形象對個人心理與行為的深遠影響——特別是那些「好像沒什麼問題,但內心總缺一塊」的孩子,他們的膽怯、自我懷疑、對世界的不信任,是否可能與「父愛缺席」有關?又該如何重新修復,為自己建立穩定的內在力量?
作者: 楊紹民醫師 2025 Aug 6
即使是台灣的癌症醫療有非常大幅度的進步,但是「罹患癌症」終究是一件令人心驚膽顫、不知是否還有明天的事情;特別是在醫療統計上有遠端轉移的三、四期癌症,因為要使用更強力的抗癌藥物、要處理的病灶區更多更廣,也容易帶來患者身心不適,甚至也會降低患者的免疫力與身心的自癒能力。楊紹民院長過去在高雄長庚醫院工作期間,也曾負責提供住院癌症病患,以「腫瘤心理學」提供心理治療、以及癌末患者的臨終關懷治療;在學習與運運營養學、自然醫學、身心靈療癒幫助民眾抗癌的歷程中,更累積非常多寶貴的經驗,所以在「楊紹民心靈自然診所」也提供「癌症輔助治療」、「癌症病患心理治療與身心靈療癒」、「癌疲憊診斷與治療」這些醫療服務。而近年來國際上有多位自身罹癌的西醫醫師,成功用營養與心靈的力量成功消除癌細胞,可以當作罹癌病友們參考,提高自己成功抗癌的信心與信念。而相關的學理與方法,也已經有嚴謹的科學研究證實,楊紹民院長也希望以「全相醫學」的觀念,幫助每個人都找回自己的抗癌力!
面對災難預言與資訊洪流,我們的身心正在經歷什麼?
作者: 楊紹民心靈自然診所 2025 Jul 4
當面對像「2025/7/5地震預言」這類災難性訊息時,我們的身體常在意識到之前,就已經啟動了緊急應變模式。這篇文章從神經科學與身心療癒的角度,深入解析我們是如何接收、處理資訊,以及長期焦慮如何影響自律神經、免疫、消化與情緒系統。並提供5個實用的方法,幫助我們從過度警戒中找回內在的安全感與穩定節奏。這不是「太敏感」,而是身體正在提醒你:是時候好好照顧自己了。
作者: 楊紹民心靈自然診所 2025 May 21
近期三峽北大國小附近發生一起駕駛失控衝撞多人的不幸事件,肇事者為一名78歲老翁。警方雖尚未公布完整事發原因,但不少網友在討論中提到「路怒症」一種常被忽略,甚至拿來開玩笑的情緒狀態。「他就是開車脾氣不好啦」、「只要開車就會抓狂」這樣的話語你是否也曾聽過?看似只是駕駛習慣、情緒小脾氣,卻可能在瞬間,成為壓垮安全的最後一根稻草。如果我們從大腦科學與自律神經的角度去理解,就會發現:這樣的情緒反應,其實是身體調節機制長期失衡的結果,而不是單純「個性差」。
認識女性修復力下降的原因,從日常生活與診所的抗氧化點滴、靜脈雷射中,找回內在平衡與流動。
作者: 楊紹民心靈自然診所 2025 May 10
總是疲憊、情緒不穩、睡不好?妳可能正面臨氧化壓力累積。認識女性修復力下降的原因,從日常生活與診所的抗氧化點滴、靜脈雷射中,找回內在平衡與流動。
國中會考在即,如何當個不掃興、不緊迫盯人的家長,孩子的身心健康,需要家長一同支持。
作者: sally8902 2025 Apr 26
會考對孩子和家長來說,都是一場巨大的挑戰。焦慮和壓力常常讓家庭氛圍變得緊張,但這份焦慮其實反映的是孩子對未來的在乎,是成長的一部分。父母應該學會與焦慮共處,並成為孩子情緒的支持容器,而不是單純的成績監督。考前,與孩子建立安全的交流空間,避免過度討論成績,並引導孩子練習放鬆技巧,如潮汐呼吸法。考試後,父母應該給予孩子充分的肯定與支持,讓他們知道無論結果如何,家庭永遠是他們的後盾。這場考試不僅是學業上的挑戰,更是孩子走向成熟的「成年禮」。
看更多